本源

本源
1.源頭。
王充 《論衡‧效力》: “ 之水, 馳涌滑漏, 席地長遠, 無枯竭之流, 本源盛矣。”
王禹偁 《鹽池十八韻》: “本源皆瀉滷, 異端亦鹹鹺。”
2.借指事物的根源, 起源。
南朝 劉勰 《文心雕龍‧序志》: “君臣所以炳煥, 軍國所以昭明, 詳其本源, 莫非經典。”
司馬光 《進修心治國之要札子狀》: “夫治亂、安危、存亡之本源, 皆在人君之心。”
陳夢雷 《絕交書》: “或者年兄戒迷復之凶, 敦報德之義, 溯泉蔭之本源, 悔下石之機智, 補牘詳陳, 無所隱諱。”
孫中山 《人格救國》: “近來科學中的進化論家說, 人類是由極簡單的動物, 慢慢變成複雜的動物……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動物。”
3.根本。 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。
南朝 劉勰 《文心雕龍‧情采》: “經正而後緯成, 理定而後辭暢, 此立文之本源也。”
杜甫 《信行遠修水筒》詩: “秉心識本源, 於事少凝滯。”
陸游 《讀<老子>》詩: “正爾分章句, 誰歟達本源?” 惲敬 《<姚江學案>書後》二: “此皆議論之時, 枝葉波流偶然相及, 非為學之本源。”
廖仲愷 《國民的努力》: “必須先從本源着手, 把政治上的障礙物掃清, 這是我們應努力的第一着。”
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